苏联电影学派和蒙太奇理论:
1.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是以爱森斯坦为代表。
2.
普多夫金是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3.
杜甫仁科特点是抒情的表现手法。(乌克兰导演)[代表作《无粮的土地》
4.
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艺考必看文艺常识基础第二部分
5.
被称为“现代爱情三部曲”的是:
6.
安东尼奥尼的 《奇遇》(1960)《夜》(1961)《蚀》(1962)
7.
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艺考必看文艺常识基础第三部分
8.
英格玛 · 伯格曼:
9.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影剧两栖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
10.
英格玛·伯格曼的贡献: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语言的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作者电影”、“主观电影”、内省电影的先河”。
11.
英格玛·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12.
《第七封印》(1955)、《野草莓》(1957)[英格玛 · 伯格曼意识流电影的代表作]
13.
普多夫金的创作特点:
14.
普多夫金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在创新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传统,既有蒙太奇的对比,冲突、隐喻、更坚持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统一的结构线索。尤其是在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15.
普多夫金的主要作品有:《母亲》为其奠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1926 )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16.
蒙太奇在处理时空关时系主要有两种方式:“再现时空”和“再造时空”。
17.
时间的蒙太奇可以表现为两种表现形态:延长和省略。
18.
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
19.
美国西部片最有代表性的导演是:约翰·福特 (他的创作高峰在30和50年代)
20.
作品:《铁骑》 《关山飞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阿巴基炮台》《搜索者》
21.
悬念大师: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22.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最大的成就在与他的叙述故事的结构方法——悬念的设置。
23.
事件总是不断地发生,随着事件而产生一个又一个悬念,悬而未决,险象环生,让人屏息以待,观众永远处在他所营造的紧张和恐惧的气氛中。同时,阿尔福雷德·希区柯克不遗余力地倡导他的“纯电影”概念,如画面、音响、场面调度或蒙太奇来讲述故事,而不用语言,尤其是对白。
24.
阿尔福雷德·希区柯克真正的成熟期是50——60年代.
25.
主要作品:《后窗》(1954) 《深海疑云》(1959) 《精神变态者》(1960)
26.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27.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时间:1945--1956,持续了11年。
28.
“现实主义”一词用于电影,始见于意大利影评人彼得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
29.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开始于:1945年
30.
罗伯托·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开山制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口号:
31.
“还我普通人”(内容上的追求)
32.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3.
(最初是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重要剧作家和理论家柴伐梯尼提出的)
34.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
35.
德 ·西卡 [主要作品:《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温贝尔托· D》]
36.
朱塞佩·德·桑蒂斯 [主要作品:《悲惨的追逐》(1947)、《艰辛的米》(1949)、《橄榄树下无和平》(1950)、《罗马11时》、《一年长的道路》]
37.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最大功绩:创立了一种与好莱坞电影相对立的电影美学——即纪实主义电影美学。
38.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39.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正式登场:夏布罗尔《漂亮的赛尔其》(1958)
40.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意义:
41.
首先,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
42.
其次,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确立个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
43.
第三,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反传统,比20年代先锋派有分寸些,其始终关注现实和艺术,特别注重艺术中的个体人的关系。
44.
第四,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对电影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45.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代表人物:
46.
特吕弗 (1931-1984)
47.
《四百下》(自传体影片)《枪击钢琴师》
48.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
49.
时间:50年代末,巴黎塞纳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演,他们被后人称作“左岸派”。
50.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主要人物有:
51.
阿兰·雷乃 阿涅斯·瓦尔达克里斯·马尔凯阿兰·罗伯·格里耶
52.
马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皮
53.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1)
一种是从事电影创作时间较长的导演,如阿兰· 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和亨利·科尔皮。
(2)
另一种是以从事文学创作为主,如克里斯·马尔凯、马格丽特·杜拉斯和阿兰·罗伯· 格里耶。
54.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创作特点:
(1)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导演们从来不改编文学剧本,一定要专门为电影创作剧本,而且通常都由文学家们创作出非常文学化的剧本。
(2)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导演把重点放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上。
(3)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电影手法非常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刻。
(4)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影片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尤其是马格丽特 · 杜拉斯和阿兰 · 罗伯 · 格里耶的作品,具有法国新小说派的风格。
55.
被称为“孤独三部曲”的是:
56.
费里尼的《骗子》、《她在黑夜中》《道路》。
57.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
58.
英国的现代电影始于“自由电影运动”。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产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比“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晚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59.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产生的背景:
60.
二战后人们普遍对现实的不满和50年代英国电影的停滞不前。
61.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
62.
林赛·安德森 卡雷尔·赖兹 托尼·理查森 约翰·施莱辛格
63.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代表影片有:
64.
卡雷尔·赖兹《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
65.
[卡雷尔·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是整个“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英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66.
托尼·理查森《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长跑运动员的孤独》(1961)
67.
林赛·安德森《如此体育生涯》(1963)
68.
约翰·施莱辛格《一种爱情》(1962)、《骗子比利》(1963)
69.
“记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
70.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
71.
他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1916)开创了非叙事电影的历史。
72.
新好莱坞:
73.
“新好莱坞”或称“好莱坞文艺复兴”,诞生于1967年。
74.
其标志就是该年度最受欢迎的三部影片:
75.
《邦尼和克莱徳》、《毕业生》、《酷汉卢克》(又名《铁窗喋血》)的上映。
76.
真实电影:
77.
所谓“真实电影”是指通过使用不受干扰的便携式摄录设备,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为主的叙事线索和理念,以直接性、共时性和逼真性为目的的记录电影。
78.
“真实电影”一词最早是法国电影作者让·鲁什用来指其与埃德加·默瑞合作的影片《夏日记事》的。该片被认为是第一部“真实电影”。
79.
“真实电影”派最著名的影片是:马赛尔·奥菲欧斯的《悲悼与怜悯》(1970)。
80.
斯坦利·考夫曼在196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电影一代”的概念。
81.
被称为“飞翔的荷兰人”的是——乔伊斯·伊文思,他的一生的电影活动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中国在内)。[ 主要作品有::《桥》(1928)、《雨》(1929)、《围海造田》(1933)]
82.
影片《公民凯恩》(导演:威尔斯)的挑战性:
(1)
体现在它对传统的电影审美观念的大胆突破,它不属于类型电影。(多视角的现代叙事结构)
(2)
体现在它对电影语言及视觉技巧的锐意革新上,威尔斯对长镜头段落富有创造性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新的技巧和手段,更是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对后来的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83.
大卫·里恩的电影创作:
84.
大卫·里恩早期以拍摄文学戏剧电影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有:《相见恨晚》和《孤星血泪》。
85.
大卫·里恩50年代的风格转变为拍摄“跨洋电影”代表性影片有:《桂河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该片开创了宽银幕电影的先河]
86.
大卫·里恩与福雷德·希区柯克的相似之处:
(1)
一是强烈的的电影感和画面感。
(2)
二是追求尽善尽美的叙事技巧。
|